世界痛风日丨警惕!这些餐桌常见的“高嘌呤陷阱”
春意渐浓,好友小聚时冰镇啤酒配麻辣小龙虾的惬意场景增多,但这份快乐背后可能暗藏痛风风险。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李洪军带大家了解痛风,远离疼痛。
痛风严重影响关节健康
痛风是一种因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致使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疾病。
痛风发作时,症状极为明显。关节会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如刀割、火烧般,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让人难以忍受。首次发作多累及大脚趾关节,随后也可能影响脚踝、膝盖、手腕等关节。发作关节不仅疼痛,还会红肿、发热,活动严重受限。随着病情发展,痛风还可能引发痛风石,即在关节周围形成坚硬的结节,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对肾脏造成损害,引发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高嘌呤食物诱发痛风
哪些因素容易诱发痛风呢?饮食因素首当其冲。长期大量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酒类、浓汤等,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肥胖、运动量不足、某些药物副作用以及家族遗传因素也都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
做好三点预防痛风
1.注意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低嘌呤食物,同时要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坚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3.定期体检。监测血尿酸水平也十分重要,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或高尿酸血症人群。
痛风虽痛苦,但通过科学预防、规范治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守护关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