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丨别“帕”!长春市第四医院带您科学认知
提起帕金森病大家会想到什么
手抖、行动迟缓多发于老年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这天
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秦桂香
带您深入了解帕金森病
4个运动症状不容忽视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运动症状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在静止时出现或明显,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为“搓丸样”动作。
2.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可能体现在扣纽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上,晚期则影响起床、翻身等日常活动。
3.肌强直:会使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呈现“铅管样强直”或“齿轮样强直”,患者常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
4.姿势平衡障碍:在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下肢拖曳,随着病情进展,步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困难,还可能出现“冻结”现象或慌张步态。
非运动症状也较为常见
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系统老化等有关。除了上述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也较为常见,如嗅觉减退、肢体麻木疼痛、睡眠障碍、便秘、多汗、抑郁、焦虑、认知障碍乃至痴呆等。
帕金森病的诊治很重要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影像学PET或SPECT检查等。血、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无异常,但脑脊液中的高香草酸(HVA)含量可能降低。
目前治疗手段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为首选,手术治疗可作为补充。
药物治疗需终生规律服药,患者切不可自行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当药物疗效减退或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对于中晚期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脑起搏器)可改善运动症状,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
此外,康复治疗可改善步态异常、吞咽功能障碍等,心理干预及药物对症治疗可缓解精神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虽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诊断、早治疗和科学管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