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故事箱丨患者的赞许,让我感受到“医路生花”的快乐
我叫刘芳,是在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胸膜炎科的一名医生,我接诊过很多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每一次成功治愈,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贵、最值得铭记的时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患者周先生(化名)的故事。
病情复杂,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去年年末,53岁的周先生因肺结核住进了我们医院。他的病情之复杂,让我咋舌不已。他患肺结核已有一年多,住院前两个月停止了用药。随后不长时间,出现了午后低热、痰中带血等症状。而更让人头疼的是,他身上还“背”着一堆基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脏还做过支架,肾脏功能也欠佳。
△图片非案例所提及
当周先生坐在我面前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他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眼神里深深的无助和绝望。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我所能,帮他战胜病魔。
由于他的心脏和肾脏问题,很多常规的抗结核药物都不能使用,这无疑给治疗增加了难度。我仔细研究周先生的各项检查报告,和同事们反复探讨,终于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专属治疗方案。
△图片非案例所提及
考虑到他肾脏不好,我在选择抗结核药物时,专门挑选那些对肾脏损伤较小的;针对糖尿病,经过综合评估,将口服降糖药调整为注射胰岛素,以便更精准地控制血糖。在心脏方面,因治疗肺结核停用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他出现了心肌损伤等症状,这让我格外揪心。经过反复权衡,我们为他使用了扩冠、利尿的药物,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并根据病情进展,逐步恢复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
周折不断,好在结果令人欣慰
然而,周先生的治疗之路充满了坎坷。在一个多月的治疗过程中,周先生又遭遇了反复发热合并甲流感染。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原本就艰难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但我和同事们没有退缩,迅速调整治疗策略,及时用上抗病毒药物。
那段时间,我和苑桂明护士每天都会花很长时间在周先生的病房,一边密切观察他的病情变化,一边和他聊天,给他加油打气,帮助他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周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前几天复查的时候,看到各项指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周先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并特意给我和苑桂明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爱心如亲人,细心似家人”。接过锦旗的那一刻,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次成功救治,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作为医生,我们肩负着守护生命的神圣使命。无论病情多么复杂,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我们都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患者。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