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狙击!检验科多技术锁定传染病“元凶”
当疑似传染病感染时,检验科的精准检测便成为揭开病原体“隐身衣”的关键防线。其检测流程既科学严谨又灵活多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本期,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王珏带大家一起了解,检验科如何进行传染病检测。
标本采集
首先要进行的是标本采集。根据不同传染病,采集的标本也不同。比如检测流感病毒,多采集咽拭子,检测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则需抽取静脉血等。
常见检测方式
采集完标本,就进入检测环节。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三种。
1.核酸检测。原理类似给病原体“验指纹”。每种病原体的核酸序列独一无二,通过PCR技术扩增病原体的特定基因片段,用于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检测。
2.抗原抗体检测。以流感抗原检测为例,若标本中有流感病毒,其携带的抗原会与检测试剂中的抗体结合,通过特定显色反应让检验师知晓结果。人体免疫系统在病原体感染后一段时间,血液中会出现相应抗体,通过检测抗体如IgM、IgG,来判断急性感染或既往感染。
3.微生物培养。对于细菌感染,能够分离并鉴定细菌,将标本接种到合适培养基上,为细菌提供适宜生长条件,待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再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生化鉴定,最终确定细菌种类,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因病毒培养操作复杂,临床实验室不常规开展,所以目前培养技术主要适用于细菌、真菌感染的诊断。
检验科通过这些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为传染病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守护大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