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丨打工人别让尘肺毁前程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尘肺病这一健康杀手,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众多工友的健康。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副主任陈艳萍带大家一起了解尘肺病。
职业病的“头号公敌”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类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这些粉尘如二氧化硅、石棉、煤尘等,在采矿、石材加工、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的工作环境中广泛存在。当劳动者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又缺乏有效防护时,粉尘便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尘肺病的症状别忽视
早期尘肺病患者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或仅有轻微咳嗽、咳痰等,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咳嗽会逐渐加重,伴有咳痰,且呼吸困难的程度也会不断加深,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也会感到气短。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肺功能下降。
一旦发现尘肺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病情会进展加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并严重增加经济负担。
如何预防尘肺病
生产单位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除尘设备,降低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确保车间内空气流通良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佩戴和使用。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劳动者自身而言,一定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在工作之余,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因为吸烟会进一步损害肺部功能,加重尘肺病的病情。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了解尘肺病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尘肺病可防可控,通过生产单位与劳动者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定能降低尘肺病的发病风险,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