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季,别让肺结核“趁虚而入”
又到开学季,师生们都陆续返回学校,殊不知,肺结核也在悄悄潜伏。别不信,晓童(化名)就在不知不觉间感染了肺结核。
咳嗽一个月,竟是肺结核
晓童今年14岁,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因咳嗽、咳痰一个月,发热三天到某医院就诊,经过CT检查后,发现肺部有空洞,怀疑是肺结核。为此,父母带着他来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胸膜炎科(三疗区)就诊。
王淼医生接诊后,为其进行了细致检查,确定为肺结核后,立即为晓童进行了抗结核治疗。目前,晓童正在进一步治疗中。
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感染
相信有不少人疑惑,为什么开学季要警惕肺结核呢?王淼医生表示,青少年结核发病率较高,2022年全国新发肺结核患者1060万,其中0—14周岁儿童占12%。
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谈话都会产生呼吸道飞沫,而学校是人口高度密集场所,学生相互间接触频繁,一旦有肺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极易在学生群体中传播。
中小学生又都处于发育期,一些学生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户外活动少,身体抵抗力下降,受内分泌、营养状况的影响,感染后容易发病。
两大类症状,要提起重视
王淼医生介绍,患了肺结核,主要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是一些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咳血、痰中带血,有的人还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
全身症状:午后低热,体温在37.5℃—38℃比较多见,还会有乏力、盗汗、消瘦等症状。
做好4件事,筑健康防线
1.保持通风:学生宿舍作为相对密闭的空间,良好的通风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和传播的风险。
2.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肺结核发生的几率。
3.重视体检:学校定期组织体检是发现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重要途径。学生应积极参与,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4.科普宣教:学校作为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应该对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的科普知识宣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结核病,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发生。
在此,王淼医生提醒大家,一旦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大约两周以上,要积极到正规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