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感冒,结果却患上了肺结核
当身体出现胸痛、咳嗽、咯痰时,很多人可能都不以为意,以为只是小感冒,根本不会联想到肺结核,更不会及时去诊疗。这不,16岁的学生然然(化名)就是如此。
前段时间,然然出现了胸痛的症状,偶尔还伴有咳嗽和咯痰,当时正是流感季,身边很多同学都出现了类似症状,所以然然一直没在意,自行口服感冒药,可症状一直没有好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右侧胸痛的症状明显加重,深吸气及活动、咳嗽时都能感受到疼痛。
为此,家长带着然然到某医院就诊,经过肺部CT检查提示肺部阴影不排除肺结核的可能,建议就诊结核病专科医院。
1月1日,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主治医师李杨接诊后了解到,患者的姥姥是结核病患者,正在我院重症科住院治疗,由于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又有明确的结核病接触史,这便进一步增加了肺结核的可能性。
据李杨医生介绍,因为肺结核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痰液为标本进行相关检查,可患者偶有咳嗽,咯痰症状也不明显。为了尽快明确诊断,李杨医生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宣教正确的咯痰方式、方法,以及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经过正确的宣教后,患者成功留取了痰液标本,并于入院第2天,经分子生物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确诊了病情,李杨医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进行药物治疗。为进一步排查有无合并支气管结核,入院后第4天,李杨医生为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提示正常。
经过半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胸痛症状消失,偶尔有咳嗽,但无咯痰,并于1月16日顺利出院。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李杨医生表示,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胸痛及呼吸困难,胸痛常与病变涉及胸膜有关,呼吸困难常在病变广泛或伴有胸腔积液、自发气胸等情况出现。全身症状有发热、疲乏无力、消瘦、盗汗、妇女月经不调等。结核病的发热多为午后或傍晚,低热多见,37—38℃之间。一般来讲,如出现较长时间的低热、咳嗽、咳痰症状,经抗炎治疗两周不见好转,要考虑患有结核病的可能。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常不引起注意,经常被误认为感冒或者气管炎。因此,保持对肺结核的警惕性,定期体检,对于发现早期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家人患了结核病,如何预防?首先要关爱患者,积极主动协助患者完成规律全程治疗;作为肺结核患者的密接接触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筛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结核病传播风险;要保持生活自律、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