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涮”五分熟?小心感染布病
啤酒配火锅、配烧烤,对于东北人来说,这可是舌尖上的美食享受。
不过,有人喜吃五分熟烤肉甚至三分熟,享受肉片浸入沸水后短暂停顿带来的鲜嫩感。
可是,您知道吗?
如果食用未熟的牛羊肉,或者加工生肉时操作用具生熟不分,都极容易感染布鲁氏菌而患上布病。
除此之外,接触患病牛羊的畜牧养殖人员更是布病的高发人群。
感冒?一查竟是布病
每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接诊的布病患者量仅次于水痘患者,而且集中于春夏之时。患者基本都是来自畜牧养殖区。
不久前,医院就接诊了一位来自素有“梅花鹿之乡”美名双阳区的患者马华(化名)。她在鹿场打工,平时负责饲养。一天,马华出现发热、多汗、腰痛症状。她以为发热是因为感冒了,腰痛是因为累的,所以就按照感冒治了近半个月,结果病情一点没有好转。她这才觉得不对劲,又听说有养殖人员得了布病,怀疑自己也可能得了布病。随后,她来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直到检查确诊是布病时,她还连说“真没想到”。
在住院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马华经过对症用药治疗,症状均好转,预后也非常好。
什么是布病?
布病,全名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布病如何传播?
传染科护师王丹宁说,虽然大家觉得布病离自己很遥远,但它的确有很多悄然感染人类的机会。
1.消化道传播:如果摄入没有经过加工或消毒的牛奶、羊奶,存在的布鲁氏菌就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2.呼吸道传播:如果牛羊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皮毛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中存在布鲁氏菌,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3.直接接触:布鲁氏菌病以直接接触病牛、病羊导致感染为主,比如宰杀者直接接触病牛、病羊等。
布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急性期:患者常出现前驱症状。这些症状与重感冒相似,包括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这些症状一般持续3-5天。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等主要表现。
2.慢性期: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慢性期活动型和慢性期相对稳定型。(1)慢性期活动型:具有急性期的表现,也可能长期出现低热或无热、疲乏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神经痛、关节痛。关节痛通常局限于某一部位,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强直、变形。(2)慢性期相对稳定型:症状和体征相对固定。关节功能障碍可能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而加重。患者长时间患病后可能出现体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哪些人易感染布病?
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
凡是接触患病家畜及其制品的人员,或是生活在疫区与病畜污染环境有接触的人员,均有可能感染布病。其中,饲养、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员,畜产品收购、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人员及疫苗生产人员、实验室科研人员等,为易感高危人群。
布病能治好吗?
布病可防可治。
多数布病患者如果及时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易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十年,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
如何有效预防布病?
(一)家庭如何预防?对普通民众而言,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喝生水,饭前洗手。1.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2.布鲁氏菌在乳液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高温即可杀灭。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方可饮用;3.家庭用的菜刀、砧板等,要做到生食、熟食分类使用,同时,避免污染其他餐具。4.对未经检疫或来路不明的牛羊肉、病死畜的肉,必须坚决做到不买、不吃、不接触。
(二)养殖户如何预防?1.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3.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时要湿式作业,防止气溶胶传播;4.照料牲畜、清洁圈舍等劳动时,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切勿徒手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切记要穿好工作服、佩戴手套、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劳动后要彻底清洗;5.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关注布病,不可掉以轻心。请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传染性疾病的干扰,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