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关于艾滋病,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提到艾滋病,你会想到什么?无药可治、慢性“癌症”……只要提到它,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恐慌,觉得既遥远又可怕。遥远的是,很少听说身边有人感染艾滋病的;可怕的是,一旦感染了艾滋病,就像被“判了死刑”,生命无望。
其实,艾滋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想要避免,就要先了解它。今天,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关爱门诊的医生刘石磊就带大家一起探索什么是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我们俗称的艾滋病,其实是HIV感染期(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的总称。HIV可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个器官出现感染或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是主要致死性传染病之一。
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你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吗?相信大家普遍了解的就是性传播。虽说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也是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了艾滋病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想要知道是否患了艾滋病,可以从急性期、无症状期以及艾滋病期三方面进行判断:
1.急性期: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CD4+T淋巴细胞一过性减少。
2.无症状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可出现偶有乏力、困倦、精力不足、力不从心的感觉以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CD4+T淋巴细胞逐渐减低。
3.艾滋病期:主要表现HIV相关症状,如不明原因的持续不规则发热、腹泻、消瘦等,并可合并机会性感染(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肿瘤等。CD4+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200个/μL。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艾滋病的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其实,感染了艾滋病的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并不可怕,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关心和支持他们,用“心”来参与艾滋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