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凌晨两点,这场床旁急救接力使大咯血患者惊险“逆转”
近日的一天凌晨两点,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胸膜炎科疗区的走廊里突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患者王大爷(化名)在病房内毫无征兆地出现大咯血症状,只见他呼吸急促声如拉风箱,额头布满汗珠。床旁监测仪显示血氧饱和度急剧跌落至40%的危红线,情况万分危急。值班医护人员闻讯后第一时间冲进病房,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抢救就此展开……
突发危机:上演“生死竞速”抢救
事发前一星期,王大爷因胸腔积液入住长春市第四医院,李双春医生结合影像学结果与临床表现,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症状逐步改善,胸腔积液量明显减少,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然而,一切平静都在这一天戛然而止——凌晨两点,王大爷毫无征兆地剧烈咳嗽并出现大咯血症状。李双春给予患者药物止血,同时与护士用床旁负压吸引器为其吸痰,清除气道残血。
但患者咯血症状未得到缓解,窒息风险持续攀升,抢救陷入胶着状态。
化解危机:“床旁接力”助患者摆脱险境
见此情况,李双春医生当机立断请示医疗总值陈艳萍副主任,请求协调床旁支气管镜给予患者镜下吸取气道内的残血。
陈艳萍副主任同意立即为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等治疗的请求。然而,在进行支气管镜治疗时,当纤细的镜管缓缓探入患者气道,强烈的异物感瞬间激起了王大爷的生理抗拒,治疗一度中断。
见此情况,李双春医生不断安抚他。
“大爷,您坚持一下,等把气道内的残血吸干净了,您呼吸就顺畅了……”
在李双春医生耐心地安抚下,患者情绪逐渐平稳,开始配合治疗,一旁的护士也不断提醒患者,及时吞咽口腔中产生的唾液,防止呛咳。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呼吸趋于平稳。
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绷紧的神经终于松懈,此时他们才感到疲惫袭来。望着病床上的患者胸廓均匀起伏,大家疲惫的面容又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意。此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仁医如他:以赤诚之心医治患者病痛
李双春医生在工作中一直心怀仁爱之心面对每一位患者。
就在今年4月份,他还为一位年仅15岁的学子成功进行穿刺手术,顺利抽出脓胸积液,并进行有效的抗结核治疗,从而帮助这名年轻的孩子重返校园,得到患者家长的衷心感谢。
此次成功抢救大咯血患者的案例,不仅表现出我院医护人员过硬的技术水平,更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他们在千钧一发之际,将抢救器械精准部署至患者床旁,瞬间构建“病房即抢救室、险情即军令”的急救态势,以分秒必争的行动力将危机转化为生命守护的冲锋阵地。
今后,长春市第四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以仁爱之心为底色,以过硬技术为基石,在生命守护的征途上砥砺前行,用温暖服务与责任担当诠释医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