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溺水日|从看护到急救,这些技能必须掌握
开篇前
我想问大家一些问题
你有过呛水的经历吗
你是否认为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是不是觉得溺水就是体力不支
错!错!错!
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
长春市第四医院
(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骨科·普外科护士长丁箭
带大家了解真正的溺水
隐匿的“无声杀手”
溺水看似常见却极易被忽视,常在毫无预兆时发生。许多人误以为会游泳便无风险,实则经验丰富者也可能因抽筋、疲劳或突发疾病陷入危机。
此外,溺水往往悄无声息,溺水者因口鼻被水淹没,难以呼救,仅短暂挣扎便沉入水中,这种“无声溺水”极大增加了救援难度。
掌握心肺复苏很关键
心肺复苏作为溺水急救的核心技术,能在关键时刻为溺水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机会。以下操作步骤大家要学起来:
1.确保环境安全
在发现溺水者后,首先要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干燥且平坦的地方,避免在水中或危险地带进行急救,防止二次伤害。
2.判断意识和呼吸
拍打溺水者双肩,在其双侧耳边大声呼喊,观察有无应答;同时,观察溺水者的胸廓有无起伏,用手指触摸颈动脉查看有无搏动。
若溺水者无应答、无自主呼吸且无脉搏,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3.呼叫急救
立即让周围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请人尽快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若现场只有自己一人,应先进行1—2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再拨打120,确保急救行动的及时性。
4.胸外按压
将溺水者仰卧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跪在其一侧。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翘起,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儿童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5厘米;婴儿约为4厘米)。
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保证心脏有足够的血液回流。在按压过程中,要保持手臂伸直,不能弯曲,且按压尽量不中断,确保按压的有效性。
5.开放气道
按压30次后,清理溺水者口腔、鼻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如泥沙、水草等,若有假牙也需取下。
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一只手按压溺水者的额头,另一只手抬起其下颌,使头部充分后仰,保持气道通畅,为后续的人工呼吸做好准备。
6.人工呼吸
捏住溺水者的鼻孔,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嘴严密地包住溺水者的嘴,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以上,观察到溺水者胸廓有明显起伏即可。
然后松开捏住鼻孔的手指,让气体自然呼出。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或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7.使用AED
若现场有AED,应尽快使用。在使用前,确保溺水者胸部干燥,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操作。
在AED分析心率和电击除颤时,不要接触溺水者,避免干扰设备工作和对患者造成伤害。
这些急救要点要记牢
溺水急救除心肺复苏外,还要注意三点:
1.及时保暖:用毛毯、衣物覆盖溺水者,防止体温过低;
2.清理呕吐物:若发生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窒息;
3.慎用“倒挂控水”:此法无效且易致胃内容物反流堵塞气道,延误黄金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