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高温天气下,脑梗暴击警报!医生急呼:千万别等渴了再喝水
热!热!!热!!!今夏的长春怎么了,怎么这么热?
“动一下就出汗,不动也出汗,白天不敢动,晚上睡不着。”
(图源:百度天气)
近日,长春连续多天白天气温高达30℃左右,晚上虽然能降到20多度,但夜里依旧闷热难耐。“干热”的气候特点导致气温高、湿度低,日温差大,血管也会“摆烂”舒张,血压急“跳水”,脑梗风险也在暗戳戳飙升。特别是老人和“高压”人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这个火热的夏天,小编火速连线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主任王莉,为各位送上保命指南,看完赶紧转发到群聊“相亲相爱一家人”!
夏季,为什么频发脑梗?
王莉主任表示,高温天气下人体会自带“散热模式”,这时血管就会进行“舒张运动”,血管一扩张,血压就“呲溜”往下掉,帮助人体散热,这本来是件好事儿。但是,由于散热一时爽,身体水分迅速减少,就会导致血液变得更加“浓稠”,流速也会退化成“龟速”。再加上血管一直“躺平扩张”,血流更慢,脑供血不足,血栓就容易悄悄“结盟”,脑梗风险就会急速飙升!
(图源:健康一百年)
除此之外,当室外“火焰山”般的高温,遇上室内“空调房”实打实的冷气时,这堪比“跳楼机”一样的温差,也让血管仿佛在短时间内多次疯狂“蹦极”, 从“极度扩张”到“瞬间收缩”,血压跟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血管斑块易脱落/破裂,这都会大大增加脑梗的风险。
高危人群画像,快来对号入座
①老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像“老水管”,弹性差,易堵易破。温度调节能力弱,扛不住冷热“交替蹦极”。
(图源:《生命时报》-医目了然)
②高血压病友: 夏季血管舒张可能致“异常低血压”(脑灌注不足),频繁进出空调房,导致骤冷骤热时血压剧烈波动。
③熬夜、暴饮暴食:“脆皮”打工族们,外出暴晒,进到室内又猛吹凉风,再加上熬夜追剧,容易导致血管代偿失调。
科学预防四步法,速速收藏!
出汗是身体在排毒,整天待在室内,长期靠“空调续命”是不可取的行为,它反而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想要避免脑梗风险,赶紧把下方这个小表格截图保存,难受的时候就看一眼。
王莉主任最后提醒:心脑血管是全身网络,夏天并不是心梗脑梗患者的“安全期”。喝温水、调温差、稳血压——做好这三点,才能平安度夏。
愿大家都能度过这个愉(yán)快(rè)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