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当心流脑!
发热、头痛、呕吐……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你是不是以为就是小感冒?其实,有一种传染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它就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今天,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十疗区)副主任姜楠带您一起了解。
流脑是什么?
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带菌者和患者,经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带菌者的上呼吸道分泌物而感染。
易感人群为低龄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5岁以内,尤其6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流脑遍布全球,在温带地区可出现地方性流行。全年经常有散发病例出现,冬春季为发病高峰。
流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流脑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主要症状包括: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不退。
头痛:剧烈且持续,患者常难以忍受。
呕吐:呈喷射状,频繁发作。
颈项强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皮肤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及躯干,按压不褪色。
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的抽搐。
流脑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常升高,血小板减少。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大多浑浊,细胞数明显升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
细菌学检查:可从脑脊液、血液、皮肤瘀斑等标本中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
流脑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流脑的治疗一般分为以下3种。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抗生素——首选青霉素,也可选用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等;对症治疗——退热、止痛、镇静等。
暴发型流脑治疗:需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若休克经综合治疗后不见好转,应考虑DIC的存在,并进行相应治疗。
如何预防
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包括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他人呼吸道分泌物后,以及饭前便后洗手。
呼吸道卫生:咳嗽、打喷嚏时遮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避免密切接触:尽量减少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症状出现期间。
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
总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