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疫苗到底该不该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说起它的预防,大家首先想到流感疫苗。哪些人建议接种疫苗?有没有不良反应?什么时候接种疫苗最好?关于流感疫苗的这些问题,今天,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王晶给您讲清楚。
流感有哪些症状?
感染流感后,身体会出现发热(体温>37.8℃)、极度疲劳、乏力、头痛或身体酸痛、咳嗽、咽痛、流涕等。
流感多为自限性,但是对于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肥胖人群以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这5类高危人群,患了流感后易发展成重症。
哪些人需要接种疫苗?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接种流感疫苗。
优先接种疫苗人群
1.医务人员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孕妇
6.6月—59月龄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重点场所人群
有哪些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流感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和全身反应(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等)。这些症状通常都是轻微的、自限的,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退,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必须间隔1年再接种吗?
流感疫苗接种6个月后部分疫苗株介导产生的抗体水平仍较高,但在1年后降至接种前水平,保护率不高。所以建议在新的流感季开始后,在当地流感流行高峰之前完成接种,不需要一定间隔满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