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来袭,这份防治指南请查收!
近日,“孩子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这条新闻冲上热搜。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主管检验师王珏表示,目前,正值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期,注意做好防范措施,远离“乙流”。
什么是乙流?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型。
乙型流感(简称乙流)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乙流的传播途径
①飞沫传播:乙流患者打喷嚏和咳嗽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喷出。
②接触传播:接触了被乙流病毒污染的物品可引起感染。
③气溶胶传播:在人口密集、封闭或通风不畅的环境中,乙流病毒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乙流和甲流有什么区别?
二者典型症状为“一烧”(发烧)“二痛”(关节痛、肌肉酸痛)“三乏”(全身乏力)。病程一般是7天左右。症状差别不大,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去鉴别,需要配合检验来诊断。
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容易在人群中大规模爆发。甲流的症状可能更严重,包括更高的发热、严重的咳嗽、呼吸急促和严重的疲劳等。潜伏期1-3天,最长可达7天。更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乙型流感病毒:传染性较低,传播速度较慢。与甲流相似,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部分人可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眼部烧灼感。潜伏期1-4天,不超过7天。
得过甲流还会感染乙流吗?
会!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1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季节性流感包括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不具备交叉免疫机制。感染甲流或乙流后,如果患者体质相对弱,依然有机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
为什么有的人两个月内发烧四次?
如果前一次病毒还没有彻底从身体清除,继发感染后同样会出现发烧的情况。
另外,除了流感,冬季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患病同样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
小孩更容易感染乙流吗?
流感是所有人群普遍易感的,从疾病本身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感染概率有差异的问题。
如何确定得了乙流?
1. 呼吸道核酸六联检(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采用多重PCR-荧光探针技术,同时检测样本中多种病原体核酸,直接病原学检测使其成为感染确诊的新标准。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4小时出结果,有助于快速明确病因。采集的样本类型为:口咽/鼻咽拭子、吸取物、肺泡灌洗液、痰液均可用于检测。
2. 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采集的样本类型为:口咽/鼻咽拭子。检测方法: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缺点是灵敏度低,易漏检;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流感病毒感染,需要通过病毒培养或核酸检测确认;个体接种流感疫苗后三天内取样,检测结果可能阳性。
得了乙流如何治疗?
乙流是病毒感染,需要吃抗病毒类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平时用的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对乙流不管用。所以,不要一发烧就自己乱吃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如何预防乙流?
1. 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或交通工具上科学佩戴口罩。
2.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掩住口鼻。
3.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多饮水,增强个人免疫力。
4.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止乙流的最佳方式。流感疫苗中包含甲型H1N1亚型、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的组分,建议孕妇、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高风险人群,每年尽早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