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冷空气让鼻子“失灵”,流感肺炎乘虚而入,预防有招!
随着冷空气一波接一波来,鼻腔黏膜血管也随之收缩,鼻子过滤、湿润和防御能力变差。这样一来,流感、支原体肺炎就容易找上门。
下面,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医生王丽晶和大家说说咋预防。

核心防护:减少直接刺激1.鼻腔保暖与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和帽子,口罩要选择棉质或医用防护级别,确保贴合面部。
对于鼻腔敏感人群,可在外出前涂抹少量医用凡士林软膏于鼻腔前部,形成保护膜,减少干燥冷空气的刺激,同时保持鼻腔湿润。
2.环境温度调节:建议将室内温度维持在18—22℃,避免频繁进出温差大的环境,减少鼻腔黏膜血管反复收缩扩张的负担。
使用空调或暖气时,搭配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缓解鼻腔和呼吸道干燥,增强黏膜屏障功能。
3.合理安排外出时间:尽量避开早晨、傍晚等气温最低的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缩短停留时间。
外出归来后,不要立即接触过热的暖气或空调,可先在门口过渡片刻,让身体和鼻腔逐渐适应温度变化。

鼻腔护理:增强防御能力1.科学清洁鼻腔:每天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洗鼻1—2次,尤其在外出归来后。洗鼻时采用正确方法,避免压力过大损伤鼻黏膜。
2.避免不良刺激:减少接触烟草烟雾、油烟、粉尘、化学气味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加重鼻黏膜损伤,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调整方式:提升免疫力1.均衡饮食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锌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规律作息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心肺功能和机体耐寒能力。运动时注意保暖,避免在低温环境中剧烈运动,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
3.足量补充水分: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稀释痰液,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病原体滋生的环境。
针对预防:降低疾病风险1.流感预防:每年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手部,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2.支原体肺炎预防:要保持室内通风,勤晒被褥,避免与支原体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3.哮喘预防:哮喘患者要提前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冷空气诱发哮喘发作。随身携带哮喘急救药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复诊,遵医嘱规范用药。
王丽晶医生表示,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加强防护,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需更加注重细节护理,当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确保呼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