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吸猫”一时爽,哮喘找上门?过敏危机需要警惕
“吸猫”已成为当下许多人缓解压力的方式,但对部分人群而言,猫咪的“可爱暴击”可能暗藏健康风险——急性过敏性哮喘。近日,浙江宁波一名男孩因吸猫诱发哮喘的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关于“撸猫”与哮喘的那些事,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医生、长春市科普专家李杨一次性和大家说明白。
对猫过敏就是因为猫毛吗?
很多人误以为对猫过敏是“猫毛惹的祸”,实则元凶是猫咪体内分泌的Fel d1蛋白。这种蛋白主要存在于猫咪的唾液、皮脂腺分泌物和尿液中,猫咪舔毛时会将唾液附着在毛发上,毛发脱落或皮屑飞扬时,蛋白便随着飞沫扩散到空气中,成为诱发哮喘的“隐形杀手”。
无论长毛猫、短毛猫还是无毛猫,都能分泌Fel d1蛋白。无毛猫虽无毛发承载,但皮脂和唾液中的蛋白仍会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仅少数过敏较轻者症状可能稍缓,并非“过敏绝缘体”。
接触猫咪多久会发作?
接触猫咪后引发急性过敏性哮喘的时间并无固定标准,主要取决于个人体质和接触强度。
1.速发型反应:过敏体质人群接触后几分钟到1小时内就可能发作,出现喘息、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吸猫”时近距离接触,症状会更明显。
2.迟发型反应:部分人免疫系统反应较慢,可能在持续接触猫咪数天至数周后,才逐渐出现反复咳嗽、夜间喘息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急救与治疗有章法
若接触猫咪后出现哮喘症状,需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1.脱离过敏原:第一时间远离猫咪,开窗通风,避免继续接触过敏原。若症状较轻,脱离环境后可逐渐缓解。
2.及时用药急救:随身携带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按说明书通过吸入器或雾化给药,通常数分钟内可缓解气道痉挛。若用药后15—20分钟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嘴唇发绀,需立即拨打120就医,可能需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3.长期控制是关键:急性发作缓解后,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用药,如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控制气道慢性炎症。若明确对Fel d1蛋白过敏,且症状反复,可评估后尝试脱敏治疗,逐渐提高身体耐受性。
爱猫人士应该如何预防?
若既想养猫,又担心过敏哮喘,需做好以下预防措施,降低风险:
1.定期清洗:在阳台等通风处,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猫窝、垫子。
2.给猫咪“划禁区”:禁止猫咪进入卧室、沙发等常活动区域,减少过敏原残留。
3.加强环境清洁:每天用带HEPA滤网的吸尘器清理地面、地毯,定期使用空气净化器。接触猫咪后及时洗手、更换衣物,避免将过敏原带到床上。
4.做好猫咪护理:每月用宠物专用沐浴露给猫咪洗澡(避免频繁洗损伤皮肤),定期用宠物过敏原中和喷雾喷洒猫咪体表,减少Fel d1蛋白分泌。若家中有过敏体质者,可请家人帮忙照顾猫咪,减少直接接触。
最后李杨医生提醒大家,若曾有过敏史(如花粉、尘螨过敏),或首次养猫后出现反复咳嗽、喘息,需及时到医院做过敏原检测,明确是否对猫蛋白过敏。爱猫虽好,但健康更重要,科学防护才能让“撸猫快乐”与“呼吸健康”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