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中暑不是小事!出现这些症状别硬撑
昨天我们迎来了立秋节气,天气逐渐变得凉爽,但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炎热天气依旧存在,别让“秋老虎”趁虚而入谨防中暑。头痛、恶心、浑身无力、体温升高……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感冒,但真相可能是中暑在作怪。
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陶立军提醒大家,中暑的症状会根据中暑程度而有所不同。
中暑的典型症状可别弄混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身体核心温度升高而引发的一系列急性疾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中暑分为以下3种类型:
1.轻度中暑: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38℃左右)。
2.中度中暑:体温超过38.5℃,伴随面色潮红或苍白、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脉搏加快、恶心呕吐等。
3.重度中暑(热射病):最严重的类型,体温可升至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这些是中暑发生的常见原因
1.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如烈日下作业、密闭闷热空间)。
2.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时,身体产热过多但散热困难。
3.水分补充不足导致脱水,影响体温调节。
4.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的人群,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更易中暑。
常用中暑药物千万别吃错
1.轻度中暑(头晕、头痛、恶心、乏力)
藿香正气类(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适用于暑湿引起的头晕、腹胀、呕吐等,注意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避免与头孢类药物同服。
人丹:可缓解轻度中暑导致的头晕、恶心、胸闷,含薄荷等成分,能清凉解暑。
2.高温引起的头痛、眩晕
十滴水:用于因中暑导致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儿童需减量服用。
清凉油/风油精:涂抹于太阳穴、额头等部位,通过清凉刺激缓解头痛、头晕。
在此提醒大家,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含酒精成分,服药后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若中暑症状严重(如高热、昏迷、抽搐),不可仅依赖药物,需立即送医救治。
预防中暑的方法快快记好
1.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做好防晒(戴帽子、涂防晒霜、穿透气浅色衣物)。
2.多喝水,少量多次饮用,避免等口渴了才喝;高温作业者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
3.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闷热环境;高温作业时,定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