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读书分享 | 不忘初心 感悟思想伟力
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的心得体会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预检分诊吕亚男
近期,根据院里及党支部工作要求,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高度自觉和清醒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未来意义。
把握时代潮流,获得人民认同感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必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
回顾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都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增进民生福祉,加强人民幸福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因此要坚持不懈抓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抓住现实利益,提高人民获得感
新时代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等,增强人民获得感。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关注特殊群体,增强人民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增强人民安全感。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关注特殊群体,把职责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深入实施部门协作,引导贫困群众等特殊群体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身安全感。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悟思想伟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