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抢救,让艾滋病患者转危为安!
艾滋病患者在终末期的时候,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还会因为严重感染导致身体各项功能衰竭,于桐(化名)便是这样一位在疾病深渊中挣扎的患者。
病情急转直下,生命悬于一线
近期,身患艾滋病的于桐发热两周,还伴有间歇性头痛、腹痛及呕吐,来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九疗区)进行治疗。入院后,于桐的病情急剧恶化,出现无尿症状,被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七疗区)进行抢救。
及时抢救精准施治转危为安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闫娜接诊后,经过细致入微的检查,确诊于桐不仅患有急性肾衰竭,还伴随着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的多发性感染、多浆膜腔积液、肝损伤、血小板减少、电解质代谢紊乱、重度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面对这一高度复杂且危重的病例,闫娜副主任立即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实施了紧急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并通过精准管理体液平衡,及时补充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措施,缓解了患者的急性肾衰竭症状,为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转机。
经过一周的不懈努力与精心护理,于桐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转回原科室继续治疗。
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病例,闫娜副主任表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尤为重要。开展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目的是在合适的时机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更好地发挥调节容量、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改善氮质血症等优势,给患者的基础病及合并症的治疗争取时机。
切断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
针对艾滋病的预防,闫娜副主任强调,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包括采取保护性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使用正规血制品、不卖血、不共用个人用品,以及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等。
预防肾损害这5点要记牢
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会性感染会累及全身各个器官,肾脏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预防肾损伤,以下5点要记好:
1. 避免使用具有明确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菌素;2. 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适当的剂量;3. 改善肾毒性药物的剂型,比如改为非离子性造影剂、两性霉素B脂质体;4. 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和尿量;5. 建立防止肾毒性损害的临床预警系统。
在此,闫娜副主任提醒大家,一旦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早期诊断和规范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