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为这个家留住希望”,一封来自特殊重症病人的感谢信
7月4日,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重症医学科(七疗区)医生办公室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患者晓楠(化名)的丈夫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技术精良;关怀患者,情暖人心”的锦旗递到黄颖新主任、王鹏宇医生、赵晓红护士长手中。
“黄主任、王医生、赵护士长,谢谢你们为我们这个家留住希望。”
晓楠的丈夫紧紧握住医护的手不住地道谢,看着眼前这群可敬的人,妻子住院治疗期间的那些日日夜夜,仿佛又浮现在他眼前……
家属心声:“请救救她,我女儿不能没有妈呀!”
晓楠今年35岁,家住省内某县城,和许多家庭一样,她有着疼爱她的老公,一个年幼的女儿,一家三口简单但幸福地生活着。今年4月份,晓楠感到身体不适,以为是“感冒”,就在当地诊所打些针治疗,但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5月21日,她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丈夫赶紧将其送到当地医疗机构,入院即被诊断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情况十分危急,当时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经系统检查,又诊断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得知病情,晓楠的丈夫顿时感觉天塌了一样。受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医生建议他们尽快将患者转往上级医院救治。但收治如此危重的病人对任何医疗机构都是考验,转院屡屡碰壁,家属的心情开始由沮丧变得绝望。后经过多方打听,晓楠的丈夫联系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重症医学科(七疗区)黄颖新主任,当得知可以收治的消息时,犹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他们的内心。5月29日,晓楠及其丈夫即刻坐急救车向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疾驰而来。
到达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后,重症医学科(七疗区)黄颖新主任带领主治医师王鹏宇接诊了晓楠。详细查看患者病情资料及查体后,他们发现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远远大于之前家属的描述,患者双肺弥漫性病变、多脏器功能异常、入院时呈休克状态、气管插管时间已超过1周……这些实际情况大大增加了救治难度。而且患者还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导致其目前免疫力几乎为零,现已合并多重病原体感染,而且在治疗中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概率极大,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对患者来说都是致命的。
王鹏宇医生将病情向患者的丈夫进行详细说明,他听完后立即向王鹏宇医生请求道,“王医生,救救我妻子吧,我女儿还小,孩子不能没有妈妈”。
医者诺言:“请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治疗她”
王鹏宇医生将患者家庭情况上报给黄颖新主任后,黄颖新主任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这不仅是一条生命的救治,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黄颖新主任组织科室医生进行病例分析讨论,并制定着下一步治疗方案与可能出现情况的应对预案。
患者治疗期间,黄颖新主任、王鹏宇医生每天都抽丝剥茧地分析病情及各项化验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在整个医生团队同心协力的治疗下逐步好转,最终撤机成功。
面对ICU外焦急等待的患者丈夫,科室医护会安抚道,“请放心,作为医生,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救回你的家人”。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护理真情:“楠姐,想想你的女儿,别放弃啊”
在ICU病房的护理上,由护士长赵晓红带领的护理团队会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守在患者身边,不单要进行静脉注射、鼻饲饮食、气道护理等常规护理操作,还要帮助晓楠翻身、拍背、处理二便、辅助康复等。晓楠逐步恢复意识后,似乎察觉到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产生了消极情绪,耍起了脾气,不再配合治疗。对此,护士们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不断为其打气、鼓励她继续治疗,“晓楠,想想你的女儿、想想你的家人,别放弃啊”!
就这样,她们由医患关系逐步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闲暇之余,护士们还会给她讲外面发生的新闻、身边的趣事等。一位刚结婚回来的护士和她讲述了结婚场面与旅途趣事,晓楠还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了“等我好了,一定要吃你的喜糖”。
在护士们精心的护理和鼓励下,晓楠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康复训练等,病情好转速度得到提升。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真挚感谢:“谢谢你们为这个家留住希望”
7月4日,对于晓楠来说是个大日子,晓楠康复出院了。晓楠全家高兴得合不拢嘴,为了表达对重症医学科(七疗区)医护团队的感谢,在出院当天,晓楠的丈夫拿着一面锦旗和手写感谢信来到医生办公室亲表谢意。而感谢信的内容,更是令在场人员为之动容。
“尊敬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们,感谢你们多日来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谢谢你们为这个家庭留住希望……最后,我衷心感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培养出像你们这样优秀的医护人员,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健康幸福!好人一生平安!”两页朴实的话语,流露出患者及家属由衷的感谢。
锦旗传递医患情,医者仁心显大爱。锦旗和感谢信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肯定,更是对我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认可。未来,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将继续秉持“医者仁心”的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技术,加强团队建设,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护佑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