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普外科(八疗区):刀尖舞者 迎难而上
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而被大众广为熟知,可您知道吗?我们的身体除了肺部会得结核病,甚至骨关节、脊柱也会得结核病,这些发生在肺部以外各组织器官的结核病统称为肺外结核病。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骨科·普外科就是一个经常与肺外结核病打交道的科室。肺外结核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感染风险极高。尽管面临感染风险,但在科室主任王甫国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用科学化系统化的治疗方式和贴心的护理,为肺外结核病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 此图为科室工作日常,与病例无关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骨科·普外科于2018年成立。科室的成立,推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在肺外结核方面的临床和研究进一步系统化。科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积极钻研医疗技术,大胆探索,精益求精,使科室成为医院综合治疗传染病的标杆。
科室现有医生4人,护士17人,都具有丰富的医疗、护理经验。科室的护理团队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市优秀护士、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目前,科室主要收治脊柱结核、四肢关节结核、肾结核、附睾结核、艾滋病合并外科疾病患者,能够开展胸椎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四肢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还可开展艾滋病患者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胆囊切除术、痔疮外剥内扎术等外科手术。科室在骨关节结核和肺外结核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对于合并各类传染病的外科手术,骨科·普外科从围手术期的准备、术中的防护、术后的管理,形成了系统、有特色的治疗方案。
王甫国主任认为,优秀的骨科·普外科医生在外科手术中,不但要能够治愈患者,还要考虑如何减轻患者的创伤。为此,科室引进了“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该技术主要应用在胸、腰椎结核的治疗,是由原来传统的“倒八字”切口加以改良为单纯后入路切口,也就是由原来的两个大切口,变成了一个小切口,该项技术减小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出现并发症,为患者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患者李女士(化名)现年53岁,因结核性脑膜炎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结脑中心治疗。后因患者胸背部疼痛难忍,下肢瘫痪,结脑中心请骨科·普外科(八疗区)王甫国主任进行会诊。
通过检查,王甫国主任发现李女士激素已经减量至12.5mg,脐水平以下感觉减弱,双下肢肌力为0,二便失禁。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为胸椎结核。
经过与李女士及家属沟通,王甫国主任决定实施脊柱结核手术。首先,他利用药物在围手术期将患者各项指标调理到安全范围内。然后,通过单纯后入路手术,将椎体上的结核病灶清除,再进行内固定、植骨融合。目前,李女士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通过王甫国主任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李女士现已下床行走,生活可以完全自理。
▲ 此图为科室工作日常,与病例无关
骨科·普外科的工作尽管常伴感染风险,疾病治疗难度大,但是医护人员却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凭借宛如“刀尖舞者”般的精湛技术,接连为患者清除病灶,为他们带来康复的希望。经过6年的发展,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骨科·普外科已经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诊疗模式。今后,科室医护人员将在王甫国主任的带领下,继续与传染疾病展开较量,守护患者的生命,为长春市乃至全省传染病防治事业贡献力量。